banner

运用数字化手段改善企业绩效 与行业信息化建设共舞——访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爱斌

媒体报道 2010.12.01 媒体报道

导语:

近日,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江苏省信息化协会主办的《江苏信息化》杂志(2010年06期)刊发了对我司总经理武爱斌的专访。

据悉,《江苏信息化》杂志为进一步向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集中展现江苏省信息化协会会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就,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提炼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就和成功经验,特选取部分行业的优秀杰出代表,开辟了“信息化人物访谈”专栏。

作为“信息化人物访谈”专栏的本期受访嘉宾,我司总经理武爱斌不仅介绍了我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及其成功经验,而且介绍了我司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所做出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特别说明了我司凭借自己独立自主开发的智能企业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与产品,成为最佳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全球资产管理软件EAM五强,使全国在运行的1000多家中大型(300MW火电机组以上)电厂中有20%的电厂在使用朗坤的产品,并且和中国大唐集团在电力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合作项目在今年初成功获得“国资委示范工程”这样至高的荣誉。

以下是专访《运用数字化手段改善企业绩效 与行业信息化建设共舞——访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爱斌》全文:

【信息化人物访谈】


编者按:

为进一步向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集中展现我协会会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就,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提炼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就和成功经验,特选取部分行业优秀代表,开辟“信息化人物访谈”专栏。本期访问嘉宾: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爱斌。

 

运用数字化手段改善企业绩效 与行业信息化建设共舞

——访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爱斌


访问嘉宾: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爱斌

采访时间:2010年6月1日  采编:孙健

《江苏信息化》:武总您好!很高兴能够和您交流关于企业信息化这个话题,先请您简要介绍下朗坤公司。

武爱斌:好的,很荣幸能够借助《江苏信息化》这一平台和关注信息化建设的各界朋友共同交流和探讨。

朗坤一直致力于运用数字化手段改善企业绩效,我们和中国大唐集团在这方面合作的项目在今年年初很荣幸的获得“国资委示范工程”。这是一个至高的荣誉。

公司成立于1999年底,现有员工300人。公司专注于资产密集型、流程型行业,是国内同时涉足自动化和管理软件两大专业并能提供完整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这样一家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我们公司旨在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管理的信息化,帮助用户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工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延长设备可靠性,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和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客户,我们始终关注如何确保企业管理的持续优化。上线朗坤产品后,能有效帮助用户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运维费用,实现成本节省与优化,有效提高10~20%的管理效率。

朗坤软件成立十年多来,始终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曾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重点资助单位、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全球资产管理软件EAM五强、最佳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奖等资质、荣誉。朗坤软件凭借领先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高效的技术团队、优质的客服,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目前,全国在运行的1000多家中大型(300MW火电机组以上)电厂中,有20%的电厂在使用朗坤的产品。2009年在整个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各项业务仍然稳健发展,最终实现订单额1.2亿元,比2008年增长40%,全年上缴税金1243万元。

《江苏信息化》:您能不能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

武爱斌:说到电力信息化建设,我们确实很有发言权。朗坤在电力行业信息化领域,名字响当当。呵呵。10余年的耕耘和积淀,我们已被公认为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品牌方案与服务提供商。

目前我们为电力行业提供的服务是基于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提出来的。朗坤围绕电力企业信息化全过程提供包括管理咨询、解决方案和产品、IT监理服务、IT运维服务在内的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服务。朗坤拥有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全面精湛的技术水平、有效的管理工具平台,全面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持续成长。朗坤咨询服务帮助电力企业深度挖掘管理价值。透过集团、企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彻底解决电力企业“信息化孤岛”难题,减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资;IT监理服务严格监控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执行进度,减少偏差;IT运维服务在技术上满足企业IT维护的需求、降低软件运维成本。 

我们提供的是智能化企业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具体完整的解决方案,是构架在一个快速、完整、高效、准确、安全可靠的网络硬件平台。通过这样的一个网络硬件平台,企业的经营决策部门和经营决策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营销状况、原料供应状况、资金状况、人员状况、生产状况、产品质量状况、设备的运转状况、客户的情况、供应商的情况等企业运营信息,通过这种数字化透明工厂网络实时地看到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况信息。

企业决策者和相关生产运营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在办公桌上的电脑里,通过数字化透明工厂的管控一体化网络,看到煅烧窑窑内物料煅烧连续运动的实时工况图像,并根据相应的决策系统或相关的企业技术人员给出相应的生产决策指令,企业决策者也可根据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做出调整企业运营的决定。

《江苏信息化》:在您的介绍中,有一个词我印象深刻,就是智能化企业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能不能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

武爱斌:好的。我们是通过提供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电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管理。我来举个例子:在发电企业,发电量、煤耗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以往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数据只能每天采集一次,也就是说一天下来后才能计算出当天的发电成本。如果采用一些前端的自动化设备,则可以使计算机实时采集机组的发电量和耗煤量,每分钟的发电成本都能精确地计算出来,生产管理一目了然。

除了采集,计算机还可以根据情况自动地对生产进行反馈控制。假如有两个机组,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甲机组当前的发电成本是每度电一角五分,而乙机组是一角四分,那么计算机可以根据这一情况进行动态调度,让成本低的机组尽可能地多发电。如指示甲机组从200MW降到150MW,乙机组从150MW调到200MW。这样,通过“管控一体化”,不但实现了管理者对生产状况的准确了解,还进行了生产的自动控制调节。“管控一体化”,就是通过自动化手段,进行数据信息采集,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预测,形成决策意见,通过自动调节实现控制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管控一体化,不仅可以通过有效地控制成本创造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灾害的预防和控制。

图为:朗坤智能化企业解决方案


《江苏信息化》:你们的产品对于提升工业企业的管理确实能够带来很大的效果。据了解,朗坤在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你们自身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武爱斌:行业信息化和我们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我们的切身体会是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为电力行业信息建设提供服务要求我们自己做好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让我们有更高的视野和平台,能够更好的规划和建设我们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当内部信息化建设达到很好效果的同时,能够提升内部各方面的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使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和软硬实力,从而具备更好的水平,高效响应用户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江苏信息化》:这确实是一件相得益彰的好事。那么下面就请谈谈你们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吧。

武爱斌:好的,在我们看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优化的工作,伴随着我们对外的服务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会持续投入和优化。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期信息化建设。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公司从创立以来就特别重视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工作,通过信息化系统来促进公司运营的管理,通过技术改造来促进不断的创新,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公司的技术改造和信息化项目至今共分两期进行。

2002-2005年,公司首先引进并实施了财务管理系统、采购进销存系统,人力资源系统(HR)作为财务、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辅助手段;采用CAD和CAPP作为自动化系统辅助设计工具;建立了企业网站、公司邮箱系统。2005-2007年初,运营方面公司有计划的引进了客户关系管理(CRM)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采购库存管理系统以及固定资产系统。软件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了技术支持系统、工作报告管理系统等内部管理系统。系统管理方面对企业邮箱进行了升级、新增了ftp、vpn等系统,具备了远程办公条件。首批应用系统的成功实施,有效地提高了运营部门的工作效率,解决了各个部门管理中最基础的问题。

2002年到2007年实施的各个系统统称为公司一期信息化,一期信息化引进的各个应用系统的使用基本覆盖到公司所有部门和大部分业务,阶段性的解决了应用问题,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解决了不少问题,使得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一期工程存在的问题逐步显露了出来,主要是管理业务信息难以集成,同时缺乏知识的积累与支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二期信息化工程立项,通过一个新的企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RP),对一期应用系统通过新增、替换、完善等方式进行整合,以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2007年6月开始,陆续实施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整合了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研发过程管理、采购库存管理、工作任务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办公协同管理等多个业务;改造了技术支持和工作报告管理系统形成了研发工作平台;自主研发并实施了缺陷管理系统,对公司房屋、设备、资产、系统管理等各方面的缺陷进行管理;对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了升级。

信息化是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对ISO体系、CMMI体系、项目管理体系以及公司运营管理体系的管理思想、管理流程以及工作要求进行了固化,极大地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可能造成的质量隐患,凡事都有记录可以查询、追溯。通过信息系统集成,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执行以及持续改进均变得更有成效,这也是我司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一次审核通过的重要原因。信息系统不仅对各种数据有了记载,更有意义的是在这些数据之上的分析,通过各个角度形成的统计分析报表,可以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清晰可靠的决策依据。反过来,质量体系对于信息化实施过程、信息化系统的持续改进同样有促进作用。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工作的标准化和可追溯以及管理的流程化、制度化、高效化,使得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均有提升。

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结合,2007-2008年期间的公司二期信息化工程,从信息化、管理、人员等几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收益:

1、信息化成果:一套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业务全集成的,可持续改进、发展的信息系统;建立了企业门户,从系统首页可直接转入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其它业务系统;系统查询统计功能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参考;系统提供流程监控功能,可以获得各流程在各节点上的停留时间,进而获得流程改进的依据;业务之间全集成,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关键指标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打破信息孤岛以及全面的费用控制。

2、管理成果:形成并完善了企业各级管理制度;固化各级业务处理的流程、主要业务过程标准化;规范化企业数据、信息的来源、标准;精细化工作管理、形成一整套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流程、方法。

3、人员成果:各级人员形成了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尤其是各级管理者;形成企业信息化管理团队意识;培养了可进行二次开发、持续改进的开发人员;获得了技术开发项目的合作经验。

在现有成果的同时公司结合CMMI的管理正在规划实施更加全面的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将研发的过程、知识、任务统一的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平台中,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开展过程中,预计在今年稍晚时候就能全面的投入使用。

《江苏信息化》:看的出来,你们公司在内部信息化建设上成效很大。那么关于行业信息化建设,下一步你们打算做什么呢?

武爱斌:在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已经走过十年了,我们在行业做了这么多年,确实积累很多经验,现在我们更加关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方向,这是与我们的发展战略密切配合的。未来3年,公司将专注于智能电厂和智能电网,将通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身为行业的领导厂商,我们更多思考的是为行业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比如我们作为主要发起人和二股东,和南瑞集团、三宝科技等投资一亿元成立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大型通用实时数据库”的产业化,为江苏省发展创新型经济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在今年2月我们很荣幸地成为中国SOA标准化工作组电力行业联合组长,负责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我们也积极与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紧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的转化过程。去年初,作为扎根行业十载、对行业具有深厚感情和知识积累的朗坤软件,积极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和发电企业整合需求,经省科技厅核准成立了省级“发电企业智能管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只为更大地发挥作为本土自主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整个行业,成为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生力军,最终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我们有自信,在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之路上我们能够做的更多,走的更远!

未来10年,朗坤将扎根鼓楼、扎根电力、扎根管理软件领域,秉承“智慧创造电力”的发展理念,继续发扬团结、进取、创新和奉献的精神,为南京的总部经济、模范马路科技街、中国软件名城--南京的建设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