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祁晓荔:一场能源革命已经悄然而至

媒体报道 2015.09.25 媒体报道

11.jpg

       

2015第五届能源高层对话于9月2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论坛以“传承丝路精神,共建能源之路”为主题,来自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建言献策。图为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祁晓荔致辞。(新华网 刘力源摄)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 2015第五届能源高层对话于9月22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论坛以“传承丝路精神,共建能源之路”为主题,来自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前景建言献策。南京朗坤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祁晓荔为论坛致辞时称,一场能源革命已经悄然而至。“两化”融合发展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工业化、电子化、信息化一直是政府非常关注和重点推广的产业。“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产生新的业态和方法,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祁晓荔表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史从来就没有落下能源革命。工业1.0是机械的,能源1.0也伴随着机械的发展而发展。工业2.0是蒸汽机,能源革命也伴随着蒸汽机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传统所说的信息化。“两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工业4.0的发展,工业4.0带动了能源4.0的发展,能源4.0最终形成能源产业的互联网。能源企业的供电、变电、发电还没有形成整合的产业网络。下一代的能源互联网,我们预测应该是三个颠覆、一个重塑。同时,描绘出产业能源互联网体系,在产业能源互联网向上是发电企业,向下是调峰企业。在能源互联网中可以做到我们过去想做做不了的事、做了没做好的事。

    

祁晓荔表示,“两化”融合的共性模型,工业化、信息化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工业化输出的是产品、技术和需求,信息化提供的是业务支撑、管理手段和创新思维。互联网发展的21年,我们离开了网就活不下去。互联网的要素就是硬件、软件,大家对互联网的依赖已经越来越大。因为互联网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老百姓生活需求的产物,不是单纯的技术。互联网带来的“两化”深度融合就是我们讲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最后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我们国家从80年代开始推动“两化”融合,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把它归纳成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劳动力问题。十八大指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四化’同步发展”,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企业的预算管理很难做到过程管控,“两化”融合在能源企业是要建立五大系统,比如生产的自动化、管理层面的ERP、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系统、管理的信息系统、大数据平台,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形成能源企业“两化”融合的金字塔结构。从企业门户,到BI决策支持,再到管理信息系统、厂级监控、DCS、PLC的底层监控,达到数据集中展示、战略决策随时实施、生产经营分层到位、生产监控准确及时、生产过程可管可控。这是新一代“两化”融合在能源企业的应用架构。

     

祁晓荔表示,我们也做了很多实践,最主要的就是“五个一体化”。虽然中国目前大量的客户在使用进口软件,但是我们通过16年和央企的联合实践,成功推出在同一个开发平台上实现五个一体化,特别适合从事EPC&OM业务,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大型工程建设集团企业。我们从实时数据库开始都是自主知识产权,因为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五个一体化”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是智能的集团管控系统,通过在线查询、平衡计分卡考核分解到所有考核层面。国资委的经济附加值考核数据是很好的模型,这个模型需要大数据支持。


相关报道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5-09/22/c_1116639528.htm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