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推行两年来,电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发电、配电、售电、用电一条完整能源互联产业链的诞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新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将“智能用电”单独列为五大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变革正在加速,信息和通信技术与用电技术的深度融合呈加速趋势。而提升智能化用电水平,给互联网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智能用电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
新《办法》称,电网企业、电能服务机构、售电企业、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应依法依规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
提到智能用电,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主任周伏秋认为,着力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智能化水平,为节约用电、环保用电、绿色用电、有序用电管理提供坚强有力的智能化技术支撑,是全面、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迫切现实需求。“新《办法》反映了政府管理部门对上述新趋势和现实需求的深刻认识。”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及其互联互通、信息交互和安全、有序共享,应是推进智能用电的主要抓手。
对于智能用电,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坤”)产品中心产品总监杨仁道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智能用电是趋势,而且发展会越来越快,中国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近两年新电改和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等产业发展,助推了智能用电的发展。
互联网企业进军电力市场
新电改为市场释放了巨大红利,推动发电、配电、售电、用电一条完整能源互联产业链的诞生,而产业链的发展会不断延伸,会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如在发电侧,会带动智能工业设备、智能管控、微网等领域产业发展,在用电侧则会带动智能家居、绿色出行、能效优化等产业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不管是对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软件系统都会带来巨大商机。所以,很多互联网企业包括朗坤在内,抓住这一轮电改机会,在发电侧、配电侧、售电侧、用电侧均推出高价值、具有竞争力的软件产品。”杨仁道表示,“我们专门推出发配售一体化系统、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评估系统、远程诊断系统、智慧能源/智慧电厂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产品,帮助发电企业管好现在、把控未来,应对电改带来的挑战,帮助发电企业形成可持续良性发展能力。”
据悉,目前包括阿里巴巴、华为等多家互联网企业进军电力市场。比如,朗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智慧购售电一体化平台;阿里智能和鸿雁电器联手推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通过阿里智能云平台优化用电方案。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主体更加多元化,互联网企业可以对购售电运营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到企业盈亏平衡点,通过自动化购电交易,与电力交易中心系统互联互通。
目前家庭智能用电领域,主要以智能家居为主,如智能电表、智能电视、智能照明,而工业应用领域,体现在分布式能源、能效服务、储能、充电桩、节能等。现在各新区、园区、发电企业、电网、一些能源服务公司都逐步在推进能源互联网项目建设。今年国家批准了55个示范项目,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此类项目。
原文链接:http://www.ceh.com.cn/ep_m/ceh/html/2017/10/11/B02/B02_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