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荔枝网丨拥抱“数物融合”时代 中外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引热议

媒体报道 2017.12.07 媒体报道

12月6-8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为展现江苏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采,今天(12月7日)下午,以“数物融合时代的制造业”为主题的大会分论坛在南京朗坤智慧园举行。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国家工程院、中国工程院等机构的5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工业企业负责人围绕“云服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深化智能制造领域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

IBM集团资深副总裁Ingo Hoffmann以IBM一百多年的历史为例,指出“我们想客户做的,我们自己要先做一遍”,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自身更好地变革。他介绍说,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从做打字机到做电脑再到做IT服务,IBM数字化的动力在于,不这么做,IBM就会失去行业中的优势地位。而只有当与客户都是行业领袖时,才能更好服务,共同进步。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首席数字化科学家George Westerman所分享的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在他看来,市场及客户的要求诚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但在实现这个愿望时要小心。因为这些变化将会导致发展节奏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每家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把情况摸清,把步子走稳。

自动识别中心创始人、物联网之父Kevin Ashton向所有的与会者抛出了一个问题——智能制造的下一步是什么?他建议企业不要只沉迷于提高效率,智能制造要用新的制造技术生产出划时代的产品,从而突破制造的局限,这才是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最强驱动力。

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重构”这个议题,德国国家工程院成熟度指数中心总裁Violett Zeller女士认为,让企业更加智能化,更加善于自我学习,一个公司必须要运用整体的架构,运用先进的科技去自我优化,自我学习,从而实现更高的价值。女性更擅长于倾听而不急于表达,在这方面可能更出色。

“十三五”期间,是智慧南京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智慧园区的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在会场举办地,中外嘉宾还参观了朗坤智慧小岛。据朗坤董事长武爱斌介绍,这座占地面积40余亩的园区将智能化研究,通过数据中心、公共信息平台、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工作流协同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了园区建设、运维的立体可视化管理。作为一个智慧共享园区,通过虚拟企业平台和创客中心,南京的创客们将在这里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一起打造“互联网+”共享云平台和创新生态圈。

原文链接:http://news.jstv.com/a/20171207/163939.shtml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